背景圖案-台灣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 背景圖案-分隔線
晴天藍色天空動畫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回首頁 背景圖案 聯絡我們 背景圖案 網站導覽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分隔線
背景圖案-分隔線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連結-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
背景圖案-分隔線
連結-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京都議定書
背景圖案-分隔線
連結-國際因應氣候變化最新動態
背景圖案-分隔線
連結-我國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策略
背景圖案-分隔線
連結-再生能源發展
背景圖案-分隔線
連結-能源指標資料庫
背景圖案-分隔線
連結-好站連結
背景圖案-分隔線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京都議定書

根據1996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之預估,認為若要在21世紀末將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550 ppm),則目前全球排放量必須削減一半。但在1992年簽訂「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後,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在不斷上升,原公約減量目標普遍認為並未被會員國認真執行,而在國際上引起極大的爭議,於是形成制定具有法律力的議定書的共識。於是,於1997年12月日本京都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COP3)中簽署「京都議定書」,規範38個國家及歐盟(即所謂附件B國家),以個別或共同的方式控制人為排放之溫室氣體數量以期減少溫室效應對全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附件B國家必須在2008-2012年間將該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準平均再減5.2%。根據京都議定書第25條規定,議定書必須獲55個以上國家批准和其合計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占附件一國家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55%,議定書才能正式生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標號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背景圖案-標號 第八次締約國大會(COP8)
背景圖案-標號

第九次締約國大會(COP9)

背景圖案-標號

第十次締約國大會(COP10)

背景圖案-標號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網站

背景圖案-標號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

  more
 
相關文件下載
背景圖案-標號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中文版
背景圖案-標號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英文版
背景圖案-標號 京都議定書中文版
背景圖案-標號 京都議定書英文版
 
網路相關文章
背景圖案-標號 環境外交與氣候談判-以京都議定書為例
背景圖案-標號 背景分析-京都議定書的爭議與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