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彙編 本欄所刊載之文章係屬作者個人看法,並不必然代表本院立場。
‧題目: 競開選舉支票別忘財政紀律 |
‧作者: 戴肇洋 |
‧發表時間: 100.12.23 |
‧內容: |
2012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朝野政黨正副總統候選人先後在公辦電視辯論會上分別發表其治國理念與方向。從其論述內容中我們可以發現,或許競爭日益激烈,加上明年經濟展望並非樂觀,彼此為能爭取民眾支持,競開各種選舉支票。然而,其所提出的政策支票是否造成財政赤字擴大,似乎不太重要,這種罔顧國家財政紀律,一切以贏得選舉為考量行為,的確令人感到憂心。 我們對財政紀律的憂心,並非毫無依據。回顧2008年秋天美國所掀起的金融風暴蔓延全球之際,許多國家政府為能挽救已陷入低迷的經濟,除了透過大幅寬鬆貨幣政策之外,先後採取擴大財政支出政策,使得國際經濟得以在短期內開始復甦。 不過,歐美國家為能提高經濟動能採取擴大財政支出做法,從2009年起部分財政結構較脆弱的國家,已陸續發生債務無法償還之困境,其中又以歐豬五國最為嚴重,讓甫復甦的國際經濟又再度受到波及。亦即在經濟低迷或衰退時,如果迷信採取擴大財政支出,以做為解決經濟問題的政策工具,極有可能使得國家財政債台高築,最後甚至導致其經濟更加惡化。 不可諱言,雖目前台灣各級政府財政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不及歐美部分國家所累積的債務壓力,但往往使得朝野政黨錯估,認為尚有舉債空間配合實施其選舉之際所提出的政策支票。不過,觀察近年台灣財政統計顯示,不但其赤字持續擴大,而且逐年快速增加,各級政府債務餘額累積佔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30.7%增加至2010年的38.2%,已達到無法忽視的地步。 另一方面,姑且不論近10年以來財政擴大支出所獲得的效益如何,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此一期間台灣人口結構同步快速老化所可能帶來的賦稅危機。依據行政院經建會所公佈的人口推估資料顯示,台灣人口將會從2022年起開始減少,若以最近1年平均新生兒出生率不及0.9人來看,台灣人口恐將提前轉為下降;相對65歲以上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重,則是由目前的10%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16%、2030年的24%、2040年的超過30%以上。 換句話說,近些年來台灣人口結構在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挾擊下快速老化,將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其所衍生的社會福利、醫療給付、長期照護等財政支出需求,勢必急遽增加。亦即在負擔賦稅人口不斷減少下,使得財政惡化所形成之赤字缺口逐年擴大,無形之中亦將排擠經濟建設支出。在此同時,令人遺憾的是,在此次總統選舉過程中,我們並未感受朝野政黨在面對未來財政赤字可能擴大下,如何採取更積極與責任的態度構築財政紀律,俾讓財政制度更加完善,此乃真正危機所在。 整體而言,由於目前台灣經濟正存在著升級轉型壓力,尤其面對已崛起的中國大陸經濟所帶來之挑戰,製造業如何加速技術創新,服務業如何提高附加價值,是未來台灣經濟是否持續成長的關鍵。此外,更重要的則是,人口結構快速老化所可能增加的財政支出,亦讓我們無法忽視改善財政結構對台灣整體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因此,我們希望朝野政黨能夠停止競開選舉支票,並且遵守財政紀律,否則屆時將步上歐洲債務危機國家之後塵。(2011年12月23日) (全文完另有PDF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