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稱:品牌投資是台灣產業重建市場版圖的活路之評析
內容:  ※ 對於PDF檔「如無法在網頁上開啟」請先下戴後觀看。              下載文件  

  長期以來,台灣產業在跨國企業全球分工體系運作模式下,憑藉生產成本優勢,成為其產品代工或零組配件加工供應廠商。然而,曾幾何時這些促進台灣經濟成長或帶動產業發展有很大貢獻的代工加工產業,隨著國內生產成本上升,以及泰國、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複製台灣經驗,以更低廉的土地、人力等生產成本取而代之,逐漸喪失原有海外市場版圖,甚至被迫歇業關廠遷移至上述新興國家重操舊業。 面對此一現象,許多產業業者都很清楚,此乃我們缺乏自有品牌,這也就是近些年來台灣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上聲勢不如競爭對手南韓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換句話說,過去在政府政策引導與租稅優惠誘因下,國內產業或廠商利用極有限的利基立足,再行透過大量生產模式創造利潤。這種模式之下,久而久之使得我們較為忽視自有技術的累積與自有品牌之創造,反而競相採取代工加工作法擴大市場版圖,結果許多廠商在產銷上往往受制於擁有品牌的國外廠商,不僅價格及利潤無法隨著成長,而且訂單或市場更是極易因優勢不再而失去。例如台灣廠商代理國際著名品牌生產且曾在全球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手提電腦,最後則是因台灣代工加工優勢不再而被迫外移生產,就是最典型的教訓。 不可否認,我們亦有一些創造自有品牌頗成功的實例,例如傳統產業的正新輪胎,以提升品質與區隔市場的作法,連續成為台灣十大國際品牌之一,2007年其品牌價值達到3.09億美元;另一也是傳統產業的自行車業,則是由領導廠商共同合作改善品質設計的A計畫作法,不但成功奠定台灣自行車產品品牌形象,而且更讓台灣因而領導全球自行車產品設計與流行。由此可見,不論大小企業創造自有品牌,首先必須先從提升產品品質與樹立產品形象做起,如此才有可能佈局全球,創造最佳利潤。 至於廠商又要如何進行品牌投資策略,雖然擁有不錯的品質與存在良好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我們更加認為廠商在品牌投資過程中亦要注意,不要去做「創造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是要去開發「滿足消費者未被滿足的產品」。舉例來說,任天堂遊戲機曾經一度因受到微軟與新力公司夾殺而陷入危機,後來任天堂改變策略,針對其產品配合消費習慣進行創新,改得更加容易上手,重新塑造產品形象,終於成功開拓新的消費客層市場版圖。 很顯然地,面對未來日益嚴苛經營環境,台灣產業轉向從事品牌投資之路,已成為不可避免之發展趨勢。任何廠商經營品牌沒有捷徑,產品不斷研發與技術不斷創新是重要的後盾,如此才能逐步打開產品知名度,進而取得顧客忠誠度。然而,更重要的為讓產品品牌能夠歷久彌新,廠商必須具有不斷創新思維,俾使品牌向前邁進,否則很容易地在浩瀚品牌中迷失方向,反而無法守成已創造的自有品牌。 (全文完 另有PDF檔)

上一頁



【台 灣 綜 合 研 究 院】 網頁內容版權為本院所有,不得任意轉載
電話:(02)8809-5688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中正東路二段27號29樓